图虫创意-131536637648849753.jpg

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丨关注身边的“小胖墩”

中国好营养 2019-05-20

  中国的传统文化喜欢白白胖胖的“小胖墩”,很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认为这样的小朋友才健康喜庆。

  其实不然,少年儿童也有正常的生长发育,超重和肥胖同样会引起很多健康问题。

  那么,我国的“小胖墩”情况如何呢?

  01“小胖墩”在逐年增加

  我们国家6至17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9.6%和6.4%(2012年全国营养监测数据),其中男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童,城市儿童的超重率和肥胖率普遍高于农村儿童。

  与2002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有所上升,其中农村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增加幅度均在2倍左右,涨幅显著高于城市。

  02成为“小胖墩”后对身心健康危害多多

  儿童青少年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身体中各器官的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和精神也处于发育成熟阶段。

  如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合成过多的脂肪细胞或组织,势必会对脂肪所包围的组织器官,以致对整个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因此,儿童肥胖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和肝、运动、骨骼、心理行为及认知、智力等带来多方面的危害。

  举些简单的例子,肥胖与儿童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哮喘存在密切关系,约50%的高血压患儿伴有肥胖,而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儿为超重或肥胖,儿童哮喘发生率也随着超重或肥胖的程度升高而升高。

  此外,“小胖墩”因为体重体型问题易遭受周边同龄人的嘲笑和排挤,从而容易产生自卑和抑郁心理,加上肥胖对于身体健康带来的沉重负担,非常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03通过多种方法合理控制学生体重

  学龄时期是发展认知、形成各种习惯和行为的重要阶段,也是建立和培养正确营养意识、良好饮食行为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

  这时候儿童的可塑性最强,且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加以合理地干预后可以在儿童身高、体重不断增长中有效地控制超重和肥胖的发生和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来说,严禁使用饥饿或变相饥俄疗法、使用减肥药物或饮品。应提倡以合理膳食、适量身体运动为基础,加强日常行为矫正与健康教育,儿童、家长及学校老师共同参与的综合预防控制肥胖方案。

  首先,定期监测学龄儿童的身高和体重。

  计算BMI【体重/身高的平方(kg/㎡)】, 这是最方便简单发现超重、肥胖儿童的方法,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儿童、家长及学校,以期尽早进行全方位的有效干预。

  其次,对于正常体重的学龄儿童,预防超重和肥胖的最好方法就是积极学习营养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营养健康素养、合理饮食。

  而对于已经超重或肥胖的学龄儿童,既要维持其身体的正常发育,又要控制体重的过度增加。

  所以,饮食调整的原则是:在调整膳食结构以提高膳食整体质量和控制总能量基础上保证平衡膳食。

  对于肥胖儿童,改善膳食结构、提高膳食整体质量的方式主要包括:

  (1) 控制总能量摄入。

  一般情况下,建议在现有的能量摄入基础上,每天适量控制食物总量的摄入。能量减少过多,不仅会影响或损害身体健康,而且难以坚持。

  (2)严格控制食用油和脂防的摄入。

  (3)适量控制精白米面和肉类。

  (4)保证蔬菜、水果和牛奶的摄入充足。

  (5) 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充足供应。

  (6)限制高能量食物如油炸食品、糖、巧克力、奶油制品等的摄入量。

  (7)限制任何含糖饮料。

  合理膳食结合适宜的身体活动是保证儿童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状态的基础。通过增加身体活动来增加能量消耗也可帮助儿童保持正常体重。

  正常体重的学龄儿童应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次最好10分钟以上。每周至少进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如长跑、游泳、打篮球等),3次抗阻运动(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及引体向上等)。

  对于已经超重或肥胖的儿童,要注意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每天坚持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60~90分钟。

  另外,睡眠不足也与儿童的肥胖密切相关,学龄儿童应给予充足的睡眠保障。小学生每天需睡眠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9小时。

  预防控制儿童肥胖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共同支持,为儿童创建一个支持的环境,维护儿童心理健康,培养健康知识和技能,减少和控制“小胖墩”的发生。

  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

  (WS/T 586 – 2018)

  

  *内容主要来源:《中国肥胖预防与控制蓝皮书》

  *编写:实习生刘苏闽

责任编辑:李华慧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中国好营养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