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奇幻绝美的丹霞青海科技报 2020-04-23 |
贵德阿什贡七彩丹霞
湟中群加丹霞地貌——象形石“仕女”
丹霞峰丛——今古一聊
拉脊山丹霞地貌——格萨尔王拴马住
杂多县丹霞地貌—石峰
青海丹霞地貌分布广泛,类型丰富,成因独特。时间之手把自然中的风和水,变成了万年不钝的雕刀。它们一点一滴、锲而不舍地在红色沙砾岩上雕琢。漫长的岁月中,沙砾岩逐渐松动、垮塌,终于凸显出了万千姿态和群峰峭壁。丹霞地貌以奇幻的造型、灿若红霞的色彩,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青海省丹霞地貌是青藏高原地质演变的“万卷书”
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青藏高原隆升,造就了地球上最高、最大的高原。青海的丹霞地貌在以流水侵蚀为主的外力作用下,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形态各异的丹霞地貌景观。如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内“二代”同堂、“三纪”同室的地层沉积序列在松坝峡一览无遗,公园丹霞地貌是中国乃至世界典型的高原干旱性气候环境中,在古近纪红层中发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南部申宝山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区红色沙砾岩裸露,流石坡遍布。还有古近系红色碎屑岩内“X”节理、叠瓦式逆冲断层,黄河峡谷及侵蚀基座阶地地貌,李家峡滑坡、崩塌,松坝峡松动体等地质遗迹,充分显示了区域第四纪前后的地质历史演变历程。
青海的丹霞地貌集我国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构造运动、气候演变与侵蚀、剥蚀及黄河形成、发展等地质环境演化历史于一体,犹如一本详实的记载着青藏高原隆升与气候演变等事件的“万卷书”,对我国西部新生代以来环境演变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被誉为“青藏高原小桂林”
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被誉为“青藏高原小桂林”。其“小瑶池”是由数十个拔地而起,形态各异的圆锥形山体围拢组成,上面有奇花异草点缀,四周地形隆起,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堡”。居高临下俯视,如同“仙女”们翩翩起舞的瑶池仙境,景色奇特、秀美,资源观赏价值很高。
坎布拉的美集中体现在原始、纯真的自然美。这里至今受人类活动干预较少,较完整地保留着自然界固有的粗犷美。最引人注目的是奇、险、曲、美、秀的丹霞地貌,千姿百态,形成多变的造型地貌,雄浑与精巧兼备,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的艺术感受,宛如一位艺术大师精心制作的一处红石雕塑园,或是一座很有神秘感的山间园林。
丰富的植被把丹霞地貌点缀的更具诱惑力,山坡上长满各种乔灌木,形成了林海。沟溪边绿草如茵,流水潺潺。每年六、七月间,山花烂熳,野草芳菲;九月金秋,霜叶鲜红,硕果累累,树林草丛中时有出没的野生动物,使人有新奇之感,秋夏半年是一幅色彩斑澜的迷人画卷。
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的丹霞地貌最为典型,以方山、奇峰、洞穴、峭壁等地貌形态为主,山体为柱状、塔形似巨人、兽类或城堡等,栩栩如生,有鬼斧神工之妙。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被誉为奇幻的“赤壁丹崖”
丹霞地貌在贵德有数处,而最著名的是阿什贡峡。贵德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
阿什贡峡河岸被河水切割成崖壁,崖顶由较坚硬的三条突出的红色砂砾岩带构成三层台地,远远望去,好像是依山而建的各色宫殿。峡口山峰林立,如刀劈,如斧凿,凝重苍远,摄人心魄,两侧山峦成为约50米高的绝壁,笔直的崖面上清晰地呈现出当年沉积层的水平线条。那崖顶被雨水冲刷成许多沟壑的地段,有的像塔林,有的像欧式尖顶楼房。峡口两壁对峙,相距不足百米,雄险异常,当地人称其为“石门”。而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又好似历经战火,被烧得红红的。
青海丹霞地貌成因首先要有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岩层
红色岩层是形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红色岩层指的是具有红色调的碎屑岩,主要指的是紫色砂岩、砾岩,其中还夹有红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等软岩,虽不是主体岩层,但易形成岩槽、岩洞,是丹霞地貌发育中不可缺乏的岩层。
新生代晚期发生的地壳运动,使青海高原大规模的构造隆升,给侵蚀、搬运创造可能的条件,这是形成丹霞地貌的内动力。
主要的外营力是流水作用。青海东部是我国季风区的最西部边缘,加上地形的抬升、阻挡等作用,年降水量大都在350~500mm左右, 70%集中于夏季。因此,在河湟谷地两侧及支流形成的次一级谷地内红色岩层广为出露,丹霞地貌接二连三,比比皆是。
青海东部地处内陆环境,为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较强,加上海拔高,空气较稀薄,因而白昼升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岩体的热胀冷缩加剧,使物理风化、寒冻风化、盐风化作用加强,岩体的垂直节理发育彻底,并在重力作用下松动、崩塌而不断后退,形成陡壁和陡壁下面的崩积物质。岩石因压力释放而膨胀,膨胀超过岩石的弹性强度,会发生破裂,破碎岩石在重力作用下同样崩塌而跌落,陡壁面不断后退,从而形成丹霞地貌。
青海省丹霞地貌资源大约有33处
青海丹霞地貌分布广泛,类型丰富,成因独特。目前,初步查明青海省丹霞地貌资源大约有33处,在全国25个分布丹霞地貌的省区中居第七位,在北方仅次于甘肃省。青海省丹霞地貌资源虽然丰富,但研究程度还有差距。
青海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在东部的河湟谷地两侧以及黄河、湟水支流所形成次一级谷地两侧。黄河谷地从共和盆地向下,有西宁盆地、平安盆地、乐都盆地、民和盆地。这些红色盆地的边缘几乎是连绵不断、千姿百态丹霞地貌画卷的长廊,成为河湟谷地最使引人瞩目的自然景色。除此,在海西柴达木盆地、青南高原也有零星分布。
青海丹霞地貌的生态价值
青海省丹霞地貌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合理开发,不仅使该地区地质资源的多样性得以维护,同时,促进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对周边生态的恢复起到良好的作用,为青海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起到了推动作用。
为打造高原旅游名省,进一步开展青海丹霞地貌景观资源区域调查,深入研究青海丹霞地貌特征,挖掘丹霞地貌区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形成西北地区丹霞地貌典型的科普基地,向游人及青少年进行地学知识宣传,最终促进青海旅游事业向着新起点、高品位、高层次的方向发展。赵秋玲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乌兰:镌刻戈壁“奇迹”的绿色沃土
下一篇:“缺失的拼图”———泉沟壁画墓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