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珍:为柴达木油气储量评价研究奠基青海科技报 2019-11-27 |
王玉珍工作照
王玉珍在评估现场
本报记者 黄土
她在自然条件艰苦的柴达木盆地,与石油勘探器械相伴,与黄沙为邻,义无反顾地从事着油田勘探开发工作;她参与完成企业规范《石油天然气经济可采储量评价方法》等标准撰写,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优秀标准一等奖;她先后完成青海油田科研成果70余项,发表各类学术文章20余篇,荣获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和青海油田公司劳动模范……她就是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二级技术专家王玉珍。
1996年,王玉珍从西南石油学院石油工程专业毕业,被分配到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当时在花土沟现场实习时,代班队长说要把他们几个一同分来的大学生安排到条件最艰苦、管理最严厉的小站进行锻炼,王玉珍心里很是忐忑。寒冷的冬天,跟着小班师傅徒步巡井,穿着大棉鞋的脚冻得失去知觉,仍然要完成记录数据、擦盘根、平井场等工作。最艰苦的是每天还要上到5米多高的油罐量油,站在罐顶,王玉珍有些恐高,总害怕掉下去。细心的师傅发现了端倪,仔细地讲解安全注意事项,操作要领和规范,然后演示,鼓励她练习操作。实习虽然艰苦,但王玉珍感觉自己变成了“女汉子”。
实习结束后,王玉珍的第一份工作是跟着科室里的师傅从事开发图册编制,那时5个人只有一台电脑,编制图册都是手工,图框对角线误差不能超过一毫米,更多的时间是透图、帮着师傅们进行文字录入工作。1998年她第一次独立承担《青海油区已开发油气田(区块)效益评价》项目,完成了第一份青涩的青海油田效益评价报告,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鼓励。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就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王玉珍在工作中边学边干,虚心向老师傅请教、与同事探讨,业余时间也埋头书海,拓展知识储备。2002年至2004年间她负责完成的《青海油田分公司年度已开发油气田及单井效益评价报告》《青海油田公司2004年度已探明未开发石油储量评价报告》,分别获得公司年度效益评价成果二、三等奖和优秀成果二等奖,在油田生产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国土资源部和中石油为进一步夯实油气储量家底和决策基础,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提供科学依据,要求下属各油田公司开展全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套改、控制及预测储量分类评价工作。2013年,王玉珍被调到研究院新成立的储量研究室任主任一职。
油气储量是公司的核心资产,也决定着企业未来的方向。而柴达木盆地是一个新生盆地,油气发育不完全成熟,勘探领域广、面积大,高原地质构造异常复杂,储层分布凌乱分散,是世界上公认的地质复杂的含油气盆地之一。面对新的挑战,她说:“既然挑了重担,就不能辜负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就要挺直腰板向前走。”
作为青海油田该项目主要负责人,王玉珍加班加点以身作则,带领其团队,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青海油田已发现油气储量进行了彻底的梳理,首次建立了以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核心的可采储量序列,为逐步实现资产化管理,制定科学的资源储量经济政策奠定了基础。
储量评估工作涉及学科多、知识面广,同时国际化程度不断扩展,竞争激烈。王玉珍带领储量团队,克服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国内外口径储量申报评估时间交叉、国家油价持续低位徘徊等不利因素,承担了历年SEC准则上市储量评估工作。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给石油行业带来巨大冲击。2015年,王玉珍与外国专家进行SEC上市储量评估结果对接,但他们提供的大风山油田新增储量数据遭到了D&M公司专家的两轮质疑后,按常理就剩最后一轮谈判机会了。王玉珍和团队成员心情都很沉重。面对困难,王玉珍没有退路,她带领大家集思广益,挖根源,想办法,找对策,多角度分析论证,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突破口,最终将真实可靠的资料展现给了外方,对方毫不犹豫地更改了评估结果。
此次对接活动,王玉珍和其团队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执着的精神赢得了外国专家的信赖,圆满完成了低油价下新增证实储量任务。
近几年,王玉珍带领团队顺利完成了规模较大、构造复杂、储层岩性多样的英东、东坪、扎哈泉、英西、尖北等油气田新增三级储量(探明、控制、预测)和尕斯、油砂山、马北等区块的储量复核算、青海油区探明未开发及控制预测储量评价分类等研究工作,为青海油田可持续长期稳产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责任编辑:王超
上一篇:王建萍:用数据“拼”出人造火星
下一篇:赵新全:放不下的三江源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