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极企鹅也没能幸免 体内发现抗生素耐药性基因新浪科技 2018-11-21 |
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希望对携带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的鸟类展开比对。结果发现,企鹅所在处的人类越多,体内携带的这种基因就越多;企鹅生活得越偏远,体内这种基因就越少。
专家担心,人类把微生物传播到了这些偏远地区,鸟类则为微生物提供了肥沃的繁殖条件,并使微生物在鸟类之间进一步传播。
本次研究由瓦内莎•马塞利诺(Vanessa Marcelino)带领,她和同事们从南极企鹅的直肠中采集了一些标本,然后利用RNA测序技术分析其中已知具有抗生素耐药性的基因的多样性和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居住在奥伊金斯科考站(O‘Higgins Base)附近的企鹅体内这类基因的数量要多于人数较少的加夫列尔•刚萨雷斯•魏地拉科考站(Gabriel González Videla Base)附近的企鹅。
对抗生素耐药性基因(简称ARGs)而言,土壤是一处重要的环境储备库。这些基因越来越被人们视作一种环境污染物。201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南极土壤中似乎有七种常见的抗生素耐药性基因,因为大多数样本中都存在它们的踪影(从42%至88%不等)。研究共发现了73种抗生素耐药性基因和其它可动遗传因子(MGEs),共覆盖8个大类,但其中大多数含量都很低。
同样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还从澳大利亚的110只鸭子和水鸟身上采集了样本。其中抗生素耐药性基因多样性最高的鸟类生活在墨尔本一座污水处理厂的水池中。与生活在偏远水域的鸭子相比,生活在地表或浅层水面的鸭子携带这些基因的几率更大。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尤塞夫•亚尔哈特(Josef Järhult)表示:“这是一种更复杂的衡量基因耐药性多样性与规模的方法。它很好地展现了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这种联系往往会被我们忽略。”
虽然伦敦大学学院(UCL)的弗朗索瓦•巴洛(Francois Balloux)对该研究表示怀疑,认为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证明取样区域的抗生素耐药性基因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
“就抗生素耐药性而言,地球上没有一处不受其影响。”
责任编辑:杨茗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