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子上太空回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中国航天科普网官方微博 2020-04-07 |
太空育种思路的来源,也许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发展起来的辐射育种。辐射育种是人工使用γ射线、X射线或其他辐射源处理植物种子,通过电离辐射诱发植物的遗传变异,按照人类的需要从这些种子的后代中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进入航天时代,人们关心的是,复杂的太空强辐射环境是不是也可以有这种效果呢?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太空探索初期,科学家们就研究了植物种子经历太空飞行后的变化。科学家观察到它们返回地面后,生长发育异常和细胞核内染色体畸变频率增加,被太空辐射粒子击中的种子,变化更为明显。
植物种子一直是我国返回式卫星、神舟号飞船的常客。20多年来,不少研究人员对经历过太空旅行的植物种子进行田间种植和繁育,发现它们后代的许多性状,如个子高矮、果实大小、生长到成熟的时间周期等都发生了变化,经过多代观察、选择,发现有些性状的变化是可以遗传的,即可以从这一代传到下一代。经过育种专家们有意识地根据需要去选择,就可以从中选育出所需的优良品种,于是出现了“太空育种”的说法。
我国太空育种育成的水稻新品种华航1号
科学家们在研究中还发现,经过航天返回的种子,虽然培育出的植物和它们的后代发生了形形色色的性状变化,但是其变化没有清楚的统计规律可言,大都是随机性的。例如,有由高变矮的植株,也有由矮变高的植株;结籽类植物有籽料增多的,也有减少的,甚至有结不出种子的;果实类植物,有果实变大的,也有变小的;花卉类有花色变艳的,也有变暗的,表现千差万别。
责任编辑:王超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