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种植的水稻快成熟了,叶子变枯、谷粒壳变黑是什么原因?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0-08-14 作者:最新技术


 

中秋节了,水稻也快成熟了,也要到丰收的季节了。但是,这个时候一些田块的水稻也会出现叶片干枯、谷粒壳变黑的情况,是什么问题引起的呢?

对于这两个情况来说,主要还是病害的影响,脱肥也有一定的可能性,对产量也有着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

1、褐变穗。这个阶段水稻都已经快成熟了,即便是发生了褐变穗的病情对产量和品质也没什么实际的影响力。而且,在这个阶段发生褐变穗的几率相对也要低一些。通常是在穗部出现几个颖壳呈黑色或者褐色籽粒。

2、粒瘟。也是稻瘟病的一个小分类,可以在水稻抽穗后、扬花期、灌浆期发生,病情的发生程度可大可小。病害轻的,只是少量籽粒颖壳颜色变褐、变黑;病害发生较重的,整个穗部的籽粒都是这种不正常的深颜色。而且,如果是在抽穗或者扬花发生粒瘟,会影响到籽粒的正常灌浆,影响还是比较严重的。

3、脱肥。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叶片干枯、黄化而言的。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那种表层营养土层厚度较薄、土壤肥力低、保肥能力差等因素导致的水稻在生育后期的养分供给不足或者中断的情况,出现的脱肥情况,表现在整株叶片发黄、干枯、植株过早的脱肥、早衰、死亡。

4、纹枯病。这也是导致叶片黄化、干枯的一个可能性原因。纹枯病是在水稻茎秆下方的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并逐渐的向上扩散,直至侵染叶鞘、叶片,造成水稻叶片在灌浆中后期的重要阶段过早的非正常性死亡。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