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基部叶鞘上有灰色深浅不一的灰斑,是什么病害?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20-08-14 作者:最新技术


 

从图片看,应该就是水稻第二个“不死癌症”纹枯病了。感染纹枯病的地块,如果不及时防治,两年的时间就能把整块地全都侵染,对水稻的安全生长、产量和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水稻纹枯病,在我们黑龙江垦区发生大概有5-6年的时间了。很多的地块在灌浆中期的阶段,茎秆上的叶片基本就全部死亡,对籽粒有机物的积累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

水稻纹枯病,是从茎基部开始发病,在基部茎秆和叶鞘上出现水渍状的病斑,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的向上蔓延,侵染上部的叶鞘和叶片,导致上部功能叶片的逐渐死亡。纹枯病发病严重的地块,会导致茎秆的损伤,造成水稻在灌浆期的倒伏。对水稻的危害极大,一般来说发生纹枯病的地块减产能达到至少10%左右;严重情况下,减产40-50%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纹枯病的蔓延主要靠菌核侵染,在发病植株的茎秆上产生灰白色的菌核,随着生长或者收割作业残留到田地里。在第二年继续萌发侵染水稻。

目前,对于纹枯病的防治没有特别有效的药剂,一般都是兼顾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的药剂。比如说拿敌稳、嘧菌酯、富士一号这类药剂。对于防治纹枯病来说,施用这类药剂一定要常年使用,通过逐步的控制纹枯病的发病基数来控制纹枯病的发病率。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