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不能一味“水泥化”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19-10-31 作者:文明乡里 |
近日,笔者下乡时看到,不少村组街道、农民房前屋后被水泥覆盖,有的村庄为了追求“一马平川”的效果,还要填湖平壑,搞得到处都是混凝土。

水泥硬化自有它的好处,有时农户晾晒粮食也很方便。但是一味如此,也会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影响水源涵养就是一例。不渗水的水泥用得过多,下雨时乡村吸水、蓄水的能力就会下降,对于乡村的小环境也有影响。
如今,随着乡村建设的开展,道路、广场建设增加,然而并非只有“水泥”一条道。乡村本身有很多环境友好型材料,石材、砖瓦不少,利用起来也方便,不必一定再走过去城市建设追求硬化的老路,吸纳新的环保理念,保护好原有的河湖、湿地、沟渠,在新建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配套设施上花点儿心思,在发展中打造一个吐纳顺畅的“海绵乡村”才好。
作者:姚媛

责任编辑:科普云
下一篇:赵海伶:农村电商探路先锋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最新文章
-
为何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旋转?
新浪科技 2021-09-29
-
我国学者揭示早期宇宙星际间重元素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报 2021-09-29
-
比“胖五”更能扛!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要来了
科技日报 2021-09-29
-
5G演进已开始,6G研究正进行
光明日报 2021-09-28
-
“早期暗能量”或让宇宙年轻10亿岁
科技日报 2021-09-28
-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看看现代交通的创新元素
新华网 2021-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