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VplqIQWndp4Za0CMKhzkTktTHCin9kV08m1.jpg

吉林市农业农村局 就全市今年粮食生产提出技术指导意见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2019-09-21

   

  近日,吉林市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抓好全市粮食生产工作的技术指导意见》。他们针对今年的气象条件,在开展工作调研、组织农业专家会商研判的基础上,提出技术指导意见,力求夺取今年全市粮食生产好收成。

  今年春耕到当前的总体气象情况是,前期持续干旱、后期较长时间的低温。受此影响,全市粮食作物长势普遍不理想。据田间调查,全地区目前玉米、大豆等长势总体不如往年,水稻缓苗慢、分蘖少。

  为此,吉林市农业农村局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采取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引导农户进行粮食生产。

  对一些前期苗情长势较弱的地块,要引导农户根据农作物长势,追施一些氮素肥料,并积极采用无人机等技术设备,进行作物叶面喷施水溶性肥料、农作物生长素等,促进作物生长。

  对越区种植的晚熟品种和不能安全成熟的地块,要指导农户在作物生长后期采取拔除空杆小株、隔行去雄、放秋垄、拔大草、打底叶等促早熟措施,保证粮食安全成熟。

  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市植保站、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继续强化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防控工作。一旦发现草地贪夜蛾发生,要立即启动防控预案,按照相关工作安排,组织统防统治,把虫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要做好多发病虫害防控工作,密切关注稻瘟病、水稻二化螟、玉米螟、玉米大斑病、大豆食心虫等病虫害的发生态势,及早开展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储备好药械等相关物资,采取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式,群防群治,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要积极应对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指导广大农户,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天气趋势变化,做到灾害发生前有充分准备,灾害发生后组织农户采取有效的农业技术措施,全力开展农业生产恢复工作,降低灾害损失。

  

责任编辑:科普云

科普中国APP 科普中国微信 科普中国微博
科普中国-智慧农民
是中国科协为深入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而塑造的全新品牌,旨在以科普内容建设为重点,充分依托现有的传播渠道和平台,使科普信息化建设与传统科普深度融合,以公众关注度作为项目精准评估的标准,提升国家科普公共服务水平。

猜你喜欢